查看原文
其他

那年我与戏校失之交臂,人生就是这么充满不确定

2016-11-14 阎全英 太原道

 

喜欢戏曲,得益于童年时代戏迷母亲的影响。上世纪五十年代,人们的休闲娱乐比较单一,除了有限的几部电影之外,只有以看戏来进行消遣。那时候,太原市各工厂各部门纷纷组织业余剧团,排出一些剧目去各地巡回演出。虽然都是一些老掉牙的剧目,演来演去就是那么几个故事,却也让我的童年增加了许多乐趣。


█ 山西戏曲职业学院(前身为省戏校)送戏下乡

 

客观地说,我对许多戏曲情节并不了解,纯属看个热闹而已。那风格各异的脸谱,那浓妆艳抹的彩妆,经过粉墨登场的表演,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那五彩斑斓的戏装,给演员们的舞台形象增色不少;那长长的白色水袖,更是别具一格,为演员表演提供了施展机会,人人长袖善舞,个个神采扬。舞台上,演员能够根据剧情需要,通过水袖功能来刻画人物的喜怒哀乐。戏剧脸谱也被用来表现各类人物的性格,那些才子佳人,书生小姐在舞台上更是光彩照人。小姐手执的手绢,书生手持的折扇,官员脸上的髯须,武将手中的兵器,统统成为演员表演的道具,塑造出众多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。当然戏曲以唱功见长,大段精彩的唱词,配以悠扬的曲调,通过婉转的唱腔,形成戏曲最基本的精粹。

 

同院居住的邻居阿姨,在“人民市场”上班,她正是业余剧团的演员。经常有幸观看她的演出,觉得她上了彩妆以后与先前的她判若两人。生活中的她相貌极为普通,但在舞台上俨然变成婀娜的美女,不时地引起我的遐想,总在不断设想着有一天,也能够像她一样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。


█ 戏曲演员太雨琴在练功,何光晖拍摄

 

同学的姐姐恰好是太原市晋剧团的专职演员。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,也许是“门里出生,自会三分”,同学对戏曲津津乐道了解甚多,同时还会唱一点脍炙人口的唱段。从她那里我也模仿过一些,加之自己平时看戏的积累,对戏曲多少也可以说出个一二。虽然多是道听途说、主观臆想,常常张冠李戴、笑话百出,但是总能够给同学们讲得出神入画、眉飞色舞。放学后我们经常在教室里排练,一切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。我是当然的主角,谁饰演小姐、丫鬟,谁饰演公子、佣人,所有角色均由我去分配。总之,人人有戏唱,人人有角儿演。我总是扮演正气凛然的大官,唱词全凭自己随心所欲瞎编乱凑,唯有曲调是根据自己的听力学来,毫无规律地乱唱却也像模像样。

 

有时候,我们也会去戏曲学校玩儿,主要想见识一下戏校学生的学习情况。只见那些男女学生一律穿着淡蓝色的练功服,宽松的上衣,灯笼口的裤子,一切为踢腿、弯腰、打滚等练功方便。那些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,做着严格而规范的动作,反复地进行训练,感觉多少有点枯燥无味,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富有诗意。翻筋斗、劈腿更是屡练不爽,正所谓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。


█ 位于奶生堂的戏曲学校,现在已经改制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

 

暑假期间太原市戏曲学校招生,我们义无反顾地跑到招生处观看,也幻想有机会被人家选中。主考官是一些有名气的演员,考试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唱功一项。通过唱歌来鉴别报考人的嗓子有无挖掘潜力。报考者以众多的女生为主,一女生婉转地清唱了某个戏曲唱段,立马被主考官们录取。一个男生唱《社会主义好》歌曲,此歌曾经风靡一时广为传唱。男孩大约来自农村,吐字不很标准,明显带有浓重的乡音,大概主考老师想收下这个为数不多的男孩,故尔一遍又一遍地让他反复试唱。


█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学生们在参加公益活动

 

那年月人们都很胆怯,有的人想报名却没有勇气,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下亮相。一个女主考官走出考场,在我们这群围观者中巡视,大概是想物色几个差不太多的苗子。主考官的眼光停留在了我身上,上下打量了我几眼,突然点名要我进去试唱一下。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独唱的先例,更没有在人多的场合中露过面,慌得我直往后躲。主考老师一把拽住了我的胳臂,和蔼地说:“小姑娘别害怕,随便唱一首歌,让我听听你的嗓音条件如何。”

 

忘记了自己怎样走进考场,站在距离主考官五、六米远的地方,心情逐渐趋于平静。其实,我是来此看热闹的,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,也没有进行过歌曲练习,更没有歌曲的选择。只得如前面那个男生一样,稍加清了一下嗓音,放开喉咙唱起了歌曲《社会主义好》。唱歌的过程中,我一直望着窗外的天空,仿佛置身于蓝天和白云之间,忘记了考试,忘记了恐慌。没有任何发音的演唱技巧,谈不到抑扬顿挫的高低错落,也不会有悦耳动听的旋律,只是一种原始的歌唱,给人的却是一种淳朴印象。

 

几个主考老师在小声地交换意见,看得出他们对我的演唱也还满意。其中一个老师对我的门牙掉了一小块提出疑义,另一老师出面解释,根据我的嗓音条件可以主攻须生行当,这样就影响不到外观形象。看得出,他们有意收下我这个学生。但是当时我不到11岁的年龄,根本不符合报考条件。那些老师显得特别惋惜,他们反复叮咛我来年一定再来报考。


█ 一位痴迷戏曲的九零后女孩,何光晖拍摄,详见90后忻州美女痴迷北路梆子

 

第二年,我并没有去报考戏曲学校,因为我有更好的选择,我喜欢文学,学习成绩名列前茅,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正规学习。虽然我与戏曲艺术擦肩而过,与戏曲专业失之交臂,但是我并不后悔。我常常想,若是那一年我的年龄刚好合适,若是戏曲学校破格录取了我,那么我的命运将是另一幅天地,我的人生履历将重新改写。

 

人生就是充满了这么多的不确定。


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,阅读阎全英多更作品:

大串联中五名女中学生的扒车历险记

人物 | 共同语言的内涵

山西忆旧 | 珍惜与留恋:那个年代看电影的记忆

从臭老九到烈火真金

五台山情思

大串联中两个女中学生的马坡一夜

骑行在晋祠路上的感觉与记忆

轶闻 | 东缉虎营飞出的金凤凰

狂热年代的太原十中,未被遗忘的天空

家在太原:杨家堡,都市里的村庄

家在太原:饮马河边

家在太原:梅山记忆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